本文目录一览:
不昧因果是什么意思
不昧因果是指:对于因果报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学佛修道者若认为自己在世间唯有把一切的因果业都了了,才能够成佛成道,就是迷人,永难获得自在和解脱。因为因果本不自有,因果唯心造,所以心了一切皆了,心不了,一切了不了。
佛谚有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果业报,是世间生命流转不息的根本所在,人在身、口、意上的造作,必然会形成引发果报的业力作用,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视了自己每天的在身、口、意上的行持。
扩展资料:
凡是本不自有的一切存在,皆在因果之中。因为人的思想意识、语言文字,以及人们见闻觉知到的一切存在,本不自有,都是心灵所生。
所以人的意识、思想、语言、文字,以及人们见闻觉知到的一切存在,皆有生灭,皆在因果之中。人们落于意识、思想、语言、文字,及见闻觉知到的事物,就是落于因果。
因为世间的万有万相,包括心相、法相、我相、人相都是由心生,所以万有万相皆有生灭,概属虚幻无常。
虽然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万有万相,皆是心灵的产物,皆在因果之中,皆属虚幻无常,但得道者觉悟了产生万有万相,产生一切因果的根源(如来佛性),知道六尘非有,五蕴本空,所以他们身在一切的形式(因果)之中,心却不被一切的形式所迷所转,故云不昧因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是何意
不昧因果,是不机械地依赖因果、迷信因果、固执因果,而是相信因果是变异而通的规律。
佛教中的因果,不只是我们嘴中常说的善恶因果、前世因果,而是以缘为主体,连接前因、后果的一条系统的思维方式。无论什么样的因,善或者恶或者无善无恶,都是需要有外界条件的协助才可以产生不同的果报,这种外界的干扰和促进因素,佛法中叫“缘”。有因、有缘,而后才有果。在这种缘的作用下,使世界万物不断变化、发展,这就是缘起法则。
机械地执著、迷信因果,就会以为有因必定有果,而后等待、迷惑、甚至落入虚幻妄想。只要有执著,或者看的过重,或者看的过轻,都会产生心理的苦恼,无明,不理智的思维,错误的执著和判断,是这些苦恼的根源。
而不昧因果的人,则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影响因果的外缘,知道由于“缘”的变化,而使果得以变化、延缓,这就是自助、自救、自我承担的意义。随时在克制、在阻止,这就是一种断绝坏结果发展的外缘。只要自己随时有提醒有防护有觉悟,就能够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自性自在,不昧因果”是什么意思?
自性自在,是保留自己的性格,让自己不被世间太多东西束缚,让自己活的更轻松。
不昧因果,是不机械地依赖因果、迷信因果、固执因果,而是相信因果是变异而通的规律。
释义:
自己的佛性本来具有也从未失去不需要向外求。不昧因果是对因果了解得清清楚楚。但还是有因果。佛也不能改变因果而是告诉你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出处:
《禅宗无门关》: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师令无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