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四类分子的简单介绍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四类分子

指建国初期土改以后,以及文革结束以后一段时期大约30年的时间,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的统称。

四类分子和五类分子的区别

分类不同。

1、四类分子指1940-1970年代,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的统称。

2、五类分子是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等五类人的统称。两者区别就是分类不同。

“四类分子”是哪四类?

1956年,农村普遍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1958年后增加“坏分子”,简称“四类分子”)规划入社,经群众评审,领导批准,表现好的吸收为正式社员,表现一般的为候补社员,对表现坏的进行监督劳动。由公安派出所协助治保委员会对“四类分子”建立汇报、义务劳动等评审制度,每年对“四类分子”表现进行鉴定。1956年,上海县有“四类分子”3602人,规划入社1529人,其中评为正式社员188人、候补社员1116人、监督劳动225人;西郊区有“四类分子”3081人,规划入社2209人,其中评为正式社员859人、候补社员1142人、监督劳动208人。1958年12月,全县“四类分子”7078人,规划入社 6472人,其中正式社员 1954人、候补社员 2682人、监督劳动 1285人、未定型 551人,未规划入社的老弱病残和其他职业者606人。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开展,逐步建立严格的“四类分子”外出、来客等汇报制度,取消“四类分子”一切政治权利,规定一定的集中学习和义务劳动时间。至1978年底,全县有“四类分子”3061人,其中地主427人、富农1180人、反革命分子856人、坏分子598人。历年累才有 3199名“四类分子”“摘帽”,其中地主503 人、富农1552 人、反革命分子673人、坏分子471人。1979年按中共中央规定,为大多数“四类分子”“摘帽”,年底尚剩40人,到1983年全部摘帽”。

四类分子的介绍

四类分子指1940-1970年代,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的统称。分子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人。

相关阅读

  • 美洲历史(百年孤独与拉丁美洲历史)
  • 落叶像(落叶像什么像什么补充句子)
  • 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吗(印度是资本主义么)
  • 悟是什么意思,悟道是什么意思
  • 春联书法作品欣赏,春联书法作品欣赏图片 行书
  • 任务英文(工作任务英文)
  • 女生最佳身高(95斤的女生最佳身高)
  • 周围拼音(周围拼音怎么写的)
  • 蓝天英语(蓝天英语官网)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