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颁发“免死金牌”是从什么时候建立的制度?
古代所谓的“免死金牌”,即为丹书铁券,而最早颁发这“免死金牌”是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建立的制度,是刘邦初建王朝,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的褒奖。
丹书铁券,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顾名思义,丹书,即是用朱砂写字,而铁券则是以铁刻制的凭证。这是古代帝王给功臣世代免罪的褒奖,而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主要开始于汉高祖刘邦。
那时刘邦建国之初,为了奖赏这些与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开创了丹书铁券这么一个东西,这时的丹书铁券,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褒奖,只是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而已,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免死或免罪这一说,是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而免死金牌,是后世慢慢发展出来的,首先是免死这一说,最早发展于南北朝时期,那时的丹书铁券就可以免死与免罪了,但是也都在三次以下,慢慢发展到唐代后期,子孙甚至可以免死一两次。而为什么又被称为金书铁券呢,是从隋朝起,渐渐用金填字代替了朱砂填字,逐渐正式起来了。
铁券的形式也有些特殊,为了防止假冒,通常是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世券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世券的解释
犹铁券。 明 代赐予 功臣 ,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 左右 ,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明史·吴良传》:“封 江阴侯 ,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史·孙镗传》:“ 英宗 复辟,以‘夺门’功封 怀宁伯 ,寻予世券。” 明 李贽 《刘伯温》:“袭封 诚意伯 ,增禄五百石,且予世券。”
词语分解
世的解释 世 ì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很多年代;.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 流芳 百世。 一辈 一辈相传的:世袭。 世家 (.封建 社会 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史记》中 诸侯 的传记)。 人间 ,以与天 券的解释 券 à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国库券。入场券。证券。稳操胜券。 券 à ㄒㄩㄢˋ 又 刵 〔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
丹书铁券指的是什么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券为铁制,用朱砂书字,或刻字嵌以黄金。
名词释义
丹书铁劵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铁券外形
铁券是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匮,以石为室。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