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倚杖候荆扉是什么意思
- 2、荆扉的解释
- 3、荆扉是什么意思
- 4、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倚杖候荆扉是什么意思
倚杖候荆扉是什么意思是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唐·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荆扉:柴门。这两句大意是:村野老人傍晚时思念着牧童,倚着拐杖在柴门旁等候着他放牧归来。
这里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时恬静的农村生活图画,通过野老候归的形象,反映了淳朴的民风,流露出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心情。今天可用来描写淳朴可亲的老农形象。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墟落:村庄。穷巷:深巷。这两句是说,村庄处处披满夕阳的余晖,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痴情的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
荆扉的解释
荆扉的解释
柴门 。 晋 陶潜 《归园田居》 诗之二:“ 白日 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 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 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 云溪 归偶作》 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词语分解
荆的解释 荆 ī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 紫色 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 荆条 。 荆棘 。 披荆斩棘 。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中国 古代“ 九州 ” 之一 ,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 扉的解释 扉 ē 门扇: 柴扉 。荆扉。 窗扉 。 作用与门扇相似的: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的一页)。 心扉 (思考 问题 的门路)。 部首 :户。
荆扉是什么意思
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 荆条 编的门户。 形容 极 简陋 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成语出处: 南朝·梁·何逊《仰赠 从兄 兴宁置南》:“ 栖息 同蜗舍,出入共荆扉。”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②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③候荆扉④。
雉雊⑤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⑥至,相见语依依⑦。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⑧。
注释
①墟落:村落。
②穷巷:小巷。
③倚杖:拄着拐杖。
④荆扉:柴门。
⑤雉雊(zhìgòu):野鸡叫。
⑥荷锄:扛着锄头。
⑦依依:亲切的样子。
⑧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此处暗含诗人归隐的情怀。
名家点评
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语,非景语。属词命篇,总与建安以上合辙。(王夫之)
此诗首四句为一段,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句叙农事,正当四五月天气。七八句写农夫的闲暇。结末二句,以“闲逸”二字总括上文,因羡生感,结出作意。其中用字如“念”、“候”、“秀”、“稀”等字,都很贴切自然。(喻守真)
赏析
《渭川田家》是王维约在开元二十九年(741)于终南山亦官亦隐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恬淡的山村农家晚归图,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表达了自己欲摆脱官场,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以农村斜阳西下为背景,描绘农夫们和牲畜们“归”的情景,以此反衬自己的忧伤、苦闷和孤单。
开头四句描写生动,突出田家生活的闲适安逸,中间四句渲染了田间农事生活的和谐、惬意;最后两句化用《诗经》中的句子,点明主旨。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全诗语言朴素,利用白描的手法,给人一种自然清新、诗意盎然的感觉,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