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温州历史(温州历史人物)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温州简史

        温州是我的家乡,她是江南水乡的一部分,也是江南水乡很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历史名人曾踏足过温州,留下了他们对于温州的赞美,这也就是温州的魅力吧。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前2500年),在温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出土有石犁、石镰、石斧、石刀、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

夏商周时期温州地属百越之东瓯。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三十六郡,温州地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温州人称其为“东瓯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

以下为现代温州史

1912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

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

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南宋末年宰相,在贾似道被革职后,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陈宜中为右丞相全面主持临安危局,后与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人一道建立宋末行朝。

明朝开国元勋,是元末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好奇谋,有诸葛亮、张良之才,曾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是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之一。如今温州还有个文成县,就是以他的谥号来命名的。

明朝首辅,他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任五朝,位高权重,曾官至“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

明朝内阁首辅,世称“张阁老”。他是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曾三度担任首辅,革贪腐,清庄田。因在位期间清廉奉公,被赐称为“太师”。

清时期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书法造兼攻二王,自成一体,是温州著名书法家之一。晚岁居浙江平阳白石河街,开馆授徒,7从学者二十余人,以习禅诵佛经为日课,究性理之学。

温州人的骄傲。中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有“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的美誉,他在数学几何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简单说,就是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亦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成为当时的港口重镇,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海上贸易尤其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现仍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晋人郭璞在《山海经》中描述温州的地形为“瓯居海中”,这是有关“瓯”的最早文字记载之一。据晚清学者孙诒让考证,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因世异字,故“瓯”从夏始。

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  七一班  姜家立

温州古城有哪些历史故事?

温州历史: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r\n\r\n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 温州古称“瓯”,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瓯人繁衍生息。 \r\n\r\n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 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 。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 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r\n\r\n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 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 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r\n\r\n南宋时温州在农业、造船、采矿等方面发展很快,并成为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此后温州一直为历代路、府所处。 \r\n\r\n由于土地肥沃,山海兼利,温州物产十分丰富。已发现矿藏有铅、锌、锡等40多种,探明大小矿点300多处,明矾石储量达2.2亿吨,有“世界矾都”之称。 \r\n\r\n温州素以奇山秀水扬名海内外,境内雁荡山和楠溪江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区。北雁荡山号称“寰中绝胜”,总面积460平方公里,有7个景区,500多个景点,奇峰怪石,移步换景,瀑飞泉涌,洞壑幽深,古人诗云“欲写龙秋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楠溪江100多公里曲折的江流,清澈澄碧,有36湾72 滩,滩湾风光四时晨昏变幻多姿,保持着田园式自然生态风光。沿岸还有古建筑和大若岩等著名景点 \r\n\r\n温州有泰顺的“承天雪龙”、永嘉的“乌中早”、乐清的“餍荡毛峰”等珍品名茶,多年来中外驰名。 \r\n\r\n被称为“神水”的泰顺承天氡泉泉水含氡量高,是浴疗、旅游兼得之地。 \r\n\r\n温州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生态,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温州的西双版纳”。 \r\n\r\n温州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省的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闽北,西与丽水地区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浙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辖鹿城、瓯海、龙湾3区和乐清、瑞安2市及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个县,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市区人口80万。 \r\n\r\n温州山川秀美,风光绮丽。 \r\n\r\n温州山水甲东南。温州的山脉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等山脉,群山峰峦叠嶂,青翠欲滴。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或地震影响,山体崩塌形成了无数奇峰、异洞、怪石、陡壁、峡谷、飞瀑。奇特的造型,优美的神韵,深遂的意境,令人不能不慨叹天工造物之美。 \r\n\r\n温州河流众多,主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这些溪流由西向东注入东海。其中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庆元县的凤阳山,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上游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形成许多急流险滩,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沙洲,苑如玉带上的翡翠,给美丽的温州城增添了许多资色。 \r\n\r\n温州气候宜人,物产丰饶。 \r\n\r\n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足量,雨水充沛。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 7.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约280天,年降水量1100~2200毫米。温和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沿海平原是温州主要产粮区,一年三熟,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柑桔、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60余种,西部山区有大量的林产品资源。温州海域广阔,海岸线长达355公里,有洞头、北麂、南麂、乐清湾等渔场,海水鱼有带鱼、黄鱼、鳗鱼、鲳鱼、鲈鱼等370多种,还有近百万亩的浅海滩涂,养殖着蛏、蚶、蛎、虾、蟹等海洋生物。 \r\n\r\n温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r\n\r\n历代名人辈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雁荡山、楠溪江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乌岩林、南麂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7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强。\r\n\r\n温州地名传说 \r\n\r\n温州东门外涨桥头,住着一个叫柳美儿的人。他平日靠卖青盐橄榄维持一家人生活。一年到头勤力省径,还是双手空空。 \r\n这一年十二月三十日,财主人家都放炮仗,摆分岁酒,快快活活过年。柳美儿一家呢,镬灶冰冷,细儿哭叫,他老安挂着眼泪,只是叹气。柳美儿怕别人来逼债,起五更就溜到外面避债去了。 \r\n他走呀走,走到一座土地殿前,脚刚伸进殿门,只见神橱下早宿着一个人。柳美儿问他在这里做什么,那人说自己姓花,住在西郭外,因做木材生意亏了本,只得到这里避债。柳美儿一听,也把自己欠债避难的事对他讲了。姓花的就问他欠多少债,柳美儿说欠了五十个银番钱。姓花了听了忙说:"老弟,这五十个银番钱好解决,呶,我身边还有,你先拿去还债,走归与家人团聚。"柳美儿说:"人客,勿开玩笑,你自欠的债也还不了嘛!"姓花的讲:"哎呀,我不是欠几十,是好几百呀,东借西借还是凑不拢。唉!两家受苦,不如我一个人受苦好。老弟,勿推三阻四了。" \r\n柳美儿见他恁讲,就收下了钱。一走归,那班讨债的人正挤在房间里,见他进来,都围拢讨债。柳美儿兜里有钱,也就客客气气地一个一个还清了债,打发他们走了。 \r\n讨债的走完了,柳美儿从兜里摸出银番钱点一点,还剩下十五个。他老安见柳美儿还了债,觉得奇怪,问他这些钱是哪里来的,柳美儿就把经过讲了一遍,老安说:"世上还有恁好的人,真是难得啊!哎,你快去把他请来一起过年。""讲是讲是!"柳美儿边讲边摸出五个番钱,吩咐老安买菜、舀酒。他自己跑去请那个大恩人。 \r\n一会儿,大恩人请到了,柳美儿老安也从菜市场里买来了一条大鲤鱼,鲤鱼活鲜鲜的,嘴还一张一合地动着。柳美我拎着鱼,走到后门塘河埠头去剖鱼。正想动手刮鳞,哪晓得的一滑,鱼掉到河里去了。他就跳落水去摸,左摸右摸,鱼就是摸勿着。奇怪了,脚下怎么会有啷啷声,他双手伸到脚下去摸,摸上来一看,哎呀,是光溜溜的银番钱啊。柳美儿快活煞,还叫姓花的恩人一起摸,两个在塘河里摸了半日,摸了满登登三四篮儿。 \r\n柳美我得到了这些钱财,就对姓花的恩人说:"这财应该是你的,你拿去还债吧!"姓花的讲:"动勿得,这财是你先摸到的,归你!" 两个推来推去,柳美儿老安讲了:"勿推,勿推,听我说,若不是恩人,勿讲会得来恁多银番钱,这年还不晓得怎么过呢!钱嘛,依我看,你拿一半还债,另一半呢,不如拿来翻修这条塘河。 " \r\n两个人一听,都觉得这办法好,第二日就雇人来修塘河。塘河修好了,地方人都讲他两个人品德好 ,就把这条塘河叫做花柳塘,到现在大家还是恁叫呢。 \r\n\r\n"五马街"的由来 \r\n\r\n很久以前,温州五马街不是叫五马街,也勿晓得叫什么。听讲,住在四圈的老百姓,每日夜里都听见一阵阵"得得得"马跑过的声音。开门一看,又不见马的影子。 \r\n那时候,这条街上住着一个打草鞋的老人。老人屋外有一块石头。每日打草鞋时节,他把草放在这 块石头上慢慢捶软。 石头是青色的,因为捶得长久了,光溜溜,也蛮好看。 \r\n\r\n一日,有个人看见这块石头,就去对老人说:"老伯伯,你这块石头卖给我吧,我给你五两银子!"老人听了有些奇怪,摇摇头:"我勿卖,这块石头是我捶了好多年,捶熟了,舍不得卖。 好多看热闹的人都觉得这人要花恁多的银子买一块石头,实在奇怪。 那人走了。 老人不放心,怕石头被人偷去了,就把石头搬到屋里来。过了三日三夜,那个客人又来了。他带来更多的银子,想请老人将石头卖给他。那客人一看石头没有了,很着急,赶紧问老人。老人告诉他,已经搬到屋里来了。"几日了?"那客人慌张地问。"三日三夜。"老人说。"唉!"那客人叹了一口气,说:"现在你就送给我,我也不要了。我是采宝客。我看到你这块石头上有五匹马,石头放在外面,马日日有露水喝,又吃了你日日捶的草,所以长得活泼健壮。现在你把石头搬到屋里,五匹马没有露水喝,一定都渴死了。" \r\n\r\n说着,那采宝客就把石头一翻,果真石头上有五匹马的影子,只是不动了。 听的人都为老人叹可惜,说他运气不好。老人呢,一点不在乎。他说:"以前我不晓得它是宝贝,我当做宝贝恁爱它。现在这五头马不动了,我捶还是照样便当,还象块宝贝嘛!" 以后老人照旧勤勤恳恳打草鞋卖,照旧用这块石头捶草,一直到死。老人死后,大家叫老人住的这条街为五马街

温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了解温州历史

温州历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

1.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致使越部分族迁至东瓯定居。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3.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4.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西犹兼处州地,户不满万,县始于瓯江北岸,是为温州建县之始。

5.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

6.422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7.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8.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622年,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嘉、安固、乐成、横阳四县。627年,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

9.675年,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

10.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

11.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

12.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3.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

温州由来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佑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等。

温州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了现进代的创业篇章,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四百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1978年到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五至六番,年均增幅达20-40%;大多数温州人的生活水平已步入小康;古老的温州城,面貌日新月异,昔日黑压压一片的破旧民房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所代替,城区建成面积从1978年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76平方公里,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形象矗在东海之滨。

温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的介绍,温州地处温峤岭(现在的温岭市)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如此看,自从有温州这个名字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了。至于温州的前身,历史更加久远。

温州的历史由来?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了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

于是他仿照北斗星 *** 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

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古为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

战国时属越国,秦朝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有称温州为“东瓯”。

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故名温州。

东晋南朝时期,中原名门土族、达官贵人,纷至沓来,中原文化、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促进温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博学多才的郭璞在这里构建城池,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称“白鹿城”,白鹿衔花就成了温州的象征。

书圣王羲之在此临池挥毫;“永嘉太守”谢灵运因温州秀丽山水而成为山水诗鼻祖;著名文学家孙绰、丘池,史学家裴松之等先后担任永嘉郡守,文风渐盛。

两宋时期,文人学士、富商巨贾及大批能工巧匠会集温州,明清以后,温州文风鼎盛,被称为“东南邹鲁”。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出功利学说。

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南戏”戏剧形式。

科技方面,宋代温州知州韩彦直著《永嘉桔录》,为世界第一部柑桔专著;南宋熙佑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影响惠及后世。

两宋期间,温州文科进士达一千两百多名,武进士三百多名。

元明清各代也有不少优秀杰出人才。

刘基被誉为明代“国师”,开国元勋;晚清的孙诒让在经学、文学、训诂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被称为“一代学术大师”;当代文化教育人物更是群星灿烂,考古家夏鼐,一代词宗夏承焘,数学巨子苏步青、谷超豪等各领 *** ,久负盛名。

温州人历来以心灵手巧、敢于创新、善于经商而著称于世,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现代温州不仅是“华侨之乡”、“数学家之乡”、“南戏之乡”、“游泳之乡”,更以“温州模式”而闻名遐迩。

相关阅读

  • 压力和压强(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人才认定(人才认定需要什么条件)
  • 男生亲吻女生的简单介绍
  • 安静用英语怎么说(头发用英语怎么说)
  • 大众子公司,大众子公司关系图
  • 人畜无害的意思,人畜无害的意思和造句
  • 打败英语(一分钟英语)
  • lastly,lastly but not least
  • 梦见血(梦见血是怎么回事)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