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十三道大辙都是什么?
- 2、请将十三道大辙的含义以通俗简单的方式说明一下,若有自己的见解更好。
- 3、谁知道古诗十三道大仄啊
- 4、相声和数来宝中的十三道大辙都包括什么?
- 5、跳大神二神唱词十三大折
- 6、十三辙是什么
十三道大辙都是什么?
所谓“十三道大辙”其实就是过去曲艺、戏曲演员编的相同韵母的13组词。在老年间还没有汉语拼音,演员就用这些作为押韵的标准。
江阳-ang
言前-an
一七-i
怀来-ai
姑苏-u
灰堆-ui、ei
中东-ong、eng、ing
乜斜-ie
由求-ou
发花-a
波梭-o
任臣-en
窈窕-ao
还有用一句话概括的
——“小佳人忸怩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请将十三道大辙的含义以通俗简单的方式说明一下,若有自己的见解更好。
其实用十三个字就可以 月下一哨塞 镇守东山岗 多威武
然后看着十三个字的韵母
月 韵母是 üe 与其音相近的是ê、ie 取两个以这些韵母比较有代表性的字为乜斜 因此称为乜斜辙
下 韵母是ia 与其音相近的是a ua 取两个这些韵母比较有代表性的字是发花 因此成为发花辙
同理 以下不再赘述
一 韵母i 相近ü、er 一七辙
哨 韵母ao 相近iao 遥调辙
塞 韵母ai 相近uai 怀来辙
镇 韵母en 相近in、uen(un)、ün 人臣辙
守 韵母ou 相近iu 由求辙
东 韵母ong 相近eng、iueng(weng)、ong、iong中东辙
山 韵母an 相近ian、uan、üan 言前辙
岗 韵母ang 相近iang、uang 江阳辙
多 韵母uo 相近e、o 梭波辙
威 韵母ei 相近uei ui 灰堆辙
武 韵母u 没什么相近的音 姑苏辙
这个是我小学的时候我的座位老师教我们背的 希望能对你有点用
谁知道古诗十三道大仄啊
《十三道大辙》1、江阳-ang
2、言前-an
3、一七-i
4、怀来-ai
5、姑苏-u
6、灰堆-ui、ei
7、中东-ong、eng、ing
8、乜斜-ie
9、由求-ou
10、发花-a
11、波梭-o
12、任臣-en
13、窈窕-ao
相声和数来宝中的十三道大辙都包括什么?
其实就是过去编的。由于在老年间还没有汉语拼音,戏曲和曲艺演员就用相同韵母词来作为押韵的标准,这样的词一共有13组,所以就形成了所谓“十三道大辙”。 后来曲艺界总结出了一句话来概括:“小佳人忸怩出房来东西南北坐”(无从考证) 江阳-ang 言前-an 一七-i 怀来-ai 姑苏-u 灰堆-ui、ei 中东-ong、eng、ing 乜斜-ie 由求-ou 发花-a 波梭-o 任臣-en 窈窕-ao 名词解释:所谓“辙”,在古文,特别是古诗中叫“韵”或者韵脚。 另外,还有两道小辙:“小言前儿、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包括a、ua、ia、ai、uai、an、uan、üan、ian(也就是发花、怀来、言前三道大辙)的儿化音。小人辰儿:包括o、e、i、u、ü、ie、üe、ei、uei(ui)、en、in、uen(un)、ün、uo、er等韵母的儿化音。
跳大神二神唱词十三大折
跳大神二神唱词:
头带扎中脚踩紫微地,今天上关多么吉利
南斗靠北斗,未曾上关先把神水喷三口
只赫得妖魔鬼怪远远走
头带扎巾脚踩砖,迈步来到西北乾为天
咱先把天盘地盘按一按,先有五当后有天
鸿钩老主他在先,太毫老祖画八卦
损去道行八百年,只画得金鱼头冲北银鱼头冲南
闹鱼脱地海马上天人上树水来淹,只淹的鸿钓老祖把家搬
一搬搬到西方昆仓山,若问鸿钓老祖的道行有多大
赶上那十次混顿黄河九等干,黄河十万六千年干一次
后有把鱼皮道白骨大仙,铺坛打坐把道练三人同心协力,才把天盘按。
天高高有8万4千丈,地厚厚有72万文3,按上10万8千个星和斗。
人身的毛孔也是10万零8千,天缘道有360零5度人身骨节360按
天是一大天人比一小天,天上石头叉的天锯齿狼牙在上边
十人见了九人寒,后有西天我佛炼口气
天是一犬天人比小汞,天上石头叉的天锯齿狼无在上边
十人见了九人寒,后有西天我佛炼口气
口轻气扑满天,西北乾天塌一空女娲娘娘炼石补乾天
西北角冰叉天冷风吹得天地寒,我说此你不信
南风要暖北风寒,后有红尊老主按星斗
东斗西斗一样按北斗正午审微辰,上按日月照乾坤传说日月催人老
忙坏世界多少人
春生秋死荒草店冬夏长生密松林,天上蒙蒙一个星落到地上一捧生
先有男来后有女日头为阳月亮为阴,天有红蓝星天喜星文取星,白虎星两头尖尖梭梭星
牛郎星与织女星牛郎织女不相逢,打得哪天昏地暗大罗金仙笑阿呵
王母娘娘用计谋手拿金簪划道河,牛郎就在河东站织女就在河两坡
七月七日见一面男女见面泪交罗,南斗星六一蟒蛇北斗口内紫薇多
东斗三星分上下西斗四星一盏灯,星辰落地文取星
东方按上甲乙木庚辛金座昆仓山,南方红色丙丁火王癸按在北霸天
中央按戊已土成已土上长庄田,西北角上乾为天子鼠北方坎为水
辰已东南巽为风午马红色离为火,未申西南坤地关酉金西方兑为泽
オ又留下十天干甲已丙了成已庚,辛王癸上记的全四面大河八面占
オ留下三山六水一分田,镇守昌洲胡永刚接神提斗拜四方
北斗按在人中地南斗按在卧虎岗,东斗按在水平线西斗呆按在吉利堂
一四到有九常春九季星关在中央,前有朱雀后玄武左有青龙右白虎
地有七十二地煞天有三十六天网,才能留下天地仁皇日照红皇
天有吉样如意地有酆都鬼门关,二十八宿两边分九天娘娘请在斗金钟
画地为池画天为灵一物之灵万物之灵,灵中生气气变清风子鼠北方坎,
丑寅艮上山卯在东方震辰已巽东南,午马离南火未申坤地关酉在西方
戌亥在乾天这才留乾坤艮震巽离坤兑,按八卦按九宫天盘地盘全按完
丑黄艮戌亥在乾天这才留乾坤艮震巽离坤兑,按八卦按九宫天盘地盘全按完
咱把开天八卦按一按点西北乾为天,开天立地点正北坎为水水润八方
点东北艮为山高峰峻岭,点正东震为雷雷响开天
点东南巽为风胡风倒刮,点正南离为火火冒轻烟
点西南坤为地地有道路,点正西兑为泽泽分九宫九宫分出九星八卦
九星八卦分十大天干十天干分出十二地支
装上天盘天能转,装上地盘地能旋。下有黑鱼默着地,上有罡气托着天。
黑鱼驼地地能动,罡气托天天能转。随后就把星斗装
先安东斗为三星,西斗为四星,南方南斗六星合,北方闪出七星为北斗,
紫微星就在北斗口,天河两岸牛郎织女星,西南还有水平星,七星北斗安完毕。
再把日月安一番,安上太阳为日星,日宫里面花又花,里面有个女娇娃,
手里拿着一件宝,起名就叫幌魂匣,日宫以里安完毕。
回头就把月宫发,月宫以里园又园,里边有个大耳叮当仙,嫦娥就在里边站
日为阳来一片火,月为阴来一片冰寒,日宫月宫安完毕
再把七星北斗安,七星大斗放中央,要问何人留下七星斗,当年鲁班留下七星斗,
白天能当公道老,一到晚间帮兵拿它挡妖王。七星大斗放当央,里面装上红高梁,
胡黄百柳不取上,七星大斗放当央,里面摄上一杆秤,周王留下这杆秤
白天能当公道老,一到夜晚拿它除妖仙。
这令旗表一番
拓展内容:
1、十三大辙
“十三道大辙”,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指在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
(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3)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4)一七辙:i、ü、er。
(5)姑苏辙:韵母是u。
(6)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7)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
(8)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
(9)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
(10)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
(11)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
(12)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
(13)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
2、韵是自《诗经》以来,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的基本要求。
在诗歌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所谓押韵就是在“韵脚”处使用相同的“韵母”。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韵脚”都要押韵。诗歌是四句(每句七个字、或五个字),这种诗歌是律诗的简化形式,没有“对仗工整”的要求。民间的“顺口溜”、“谚语”、“谜语的谜面”大都是借鉴了这种诗歌形式。
3、押韵;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押平声韵
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3)一韵到底
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
(4)首韵借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参考资料:
十三大辙_百度百科
押韵_百度百科
十三辙是什么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特别指出的是,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
“十三辙”是在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
扩展资料
“十三辙”吐字、发音:
1、东:(中东辙)汉语拼音是“d-ong-dong”,属”撮口音“,口型嘬住,气送字出,从硬腭穿鼻到软腭吸起,口腔空间适当加大,内吸感觉明显,要用点脑后音,假如你找不到,可将后颈肌挺立,既能找到这个字的点位。
2、西:(一七辙)汉语拼音是”x-i-xi”,此音属闭口音,门牙上提,用力啃住,舌尖放平,鼻孔小洞打开,气从鼻梁直到脑门,注意嘴角不要用力横拉变得又挤又扁。
3、南:(言前辙)汉语拼音是:”n-an-nan”,半开口音,吸起硬腭舌尖放平,口张吧要过大,但内部软腭要依旧吸起,鼻腔要畅通,否则容易出现两种走向:嘴张不开,字腹变形不是安音的延续,归音扭曲:口张过大,下巴用力,字就发咧,变成“半安半啊“音了。
4、北:(灰堆辙)汉语拼音是”b-ei-bei”唇音字,发音时人中双唇微翘,下唇硬腭吸起到软腭,保持字腹的“ei”音。
5、走:(由求辙)汉语拼音是”z-ou-zou”,字头“z”过渡“ou”收音,这个辙口与中东辙口腔空间近似,这个字软腭要用点喉音才能字正。
6、人:(人辰辙)汉语拼音是 “r-en-ren”,人以“日”字引出归音,人中双唇微翘,随咬字头,口腔环关节打开,主要舌根不能用力,念这个字舌尖要舔在下牙床位置,否则字音不正,腔不能圆。
7、家:(发花辙)汉语拼音是 “j-ia-jia”,属开口音,一般旦角最怕这个辙口,字头以“鸡”字引发,从 “一”音过度到“啊”音,这就要求硬腭到软腭同时吸起,口型要小,堂音要大,共鸣靠前位(不用脑后音)。这也存在两个走向:张不开不出声,音色发瘪。
8、好:(摇条辙)汉语拼音是“h-ao-hao”属开口音,吐字后口腔感觉同“中东、尤求”相似,要用一点腭音。
9、派:(怀来辙)汉语拼音是 “p-ai-pai”,属双唇半开口音。“派”,吐字发音双唇先收拢,阻气,后轻弹咬出字头:怀,人中双唇嘬住,轻咬出字头:“来”,用舌尖舔在上牙,哼出“勒”音,假如舌尖缩回一点这个字就不是“来”而是“奶”字。
10、车:(梭波辙)汉语拼音是”ch-e-che”,发音从“吃”开始,上下唇撅起点,这个字不但要软腭吸得高,到“哦”音时,喉音要附合:坡,双唇先闭后弹,吸起上颚,再运用一点喉音,字音就准确了。
11、接:(乜斜辙)汉语拼音是“j-je-jie”,属半开口音。从“鸡”过渡到“一”再到“也”,齿音为主,上牙啃住。
12、姑:(姑苏辙)汉语拼音是 “g-u-gu”,字头轻出“屋”音,口形轻嘬住,不要僵化,唇上圈要有空动感,这个字要打到软腭,用点脑后音口腔,同“中东、尤求”相同。唱这个辙口若用的得法,头脑会震动。有的学生练后告知我头震得发晕,这就说明用上了头腔音了。
13、娘:(江阳辙)汉语拼音是 “n-i-niang”,从“呢”咬字头过渡“一”很短,就到“昂”音,也属半开口音,口腔内硬口盖要积极地啃住,行腔之中软腭不能塌陷,口张过大,字容易变形成“啊”音。有人“啊、昂”不分就是半开口音变成了全开口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三道大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