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以古讽今成语的意思
成语以古讽今的意思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
以古讽今也叫借古讽今,汉语成语,拼音是【jiè gǔ fěng jīn】,出自张抗抗《国魂》。假借古人古事来讽刺、攻击现实。语法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现实不满。近义词有以古喻今、援古证今、含沙射影、指鸡骂狗、指桑骂槐。
借古讽今的诗词
1、《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2、《诉衷情(旅愁)》
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3、《寄高三十五詹事》
安稳高詹事,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4、《尾犯(黄钟宫赠陈浪翁重客吴门)》
翠被落红妆,流水腻香,犹共吴越。十载江枫,冷霜波成缬。灯院静、凉花乍翦,桂园深、幽香旋折。醉云吹散,晚树细蝉,时替离歌咽。长亭曾送客,为偷赋、锦雁留别。泪接孤城,渺平芜烟阔。镜、青门重售,采香堤、秋兰共结。故人憔悴,远梦越来溪畔月。
借古讽今什么意思?
借古讽今的意思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
借古讽今的古诗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①,效颦安可希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为什么追念王昭君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
[明妃曲]/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D、罗列历史失败典型,劝人不要蹈前人覆辙。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故国:指金陵,南朝的旧都,今江苏南京市。②天气初肃:天气转为清肃,萧杀。③江:指长江。似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子。④如簇:像箭头一样尖削。簇同镞;也可释为攒聚。⑤ “彩舟云淡”两句:写的是远景:长江像一条天河,远望彩色的船如在云端,水洲上的白鹭纷纷起舞(南京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这里把地名活用,写成“星河鹭起”的动景)。⑥繁华竞逐:争着过豪华淫靡的生活。竞逐,竞争、追逐。⑦ “叹门外楼头”两句:隋文帝派大将韩擒虎率兵伐陈,从金陵朱雀门攻入。其时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正在结绮阁上寻欢作乐。门外,指朱雀门外。悲恨相续,是说六朝亡国的悲恨相续不断。⑧“至今商女”三句:用杜牧《夜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歌曲,陈后主所作。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后人把它看作亡国之音。
E、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此诗揭露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亡国。通过他多次乘龙舟南游江都的描写,并且以陈后主这个荒淫失国的昏君作陪衬,讽刺性更强,具有警诫作用。
[江城子]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过华清宫] [题华清宫]
(唐)杜 牧 (宋)杜 常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朝元阁①上西风急,都向长扬②作雨声.
[过华清宫]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己尽,
故宫惟有树生长。
继续阅读
借古讽今的意思
题库内容: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成语例句: 借古讽今 ,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繁体写法: 借古讽今
注音: ㄐㄧㄝ ˋ ㄍㄨˇ ㄈㄥˇ ㄐㄧㄣ
借古讽今的近义词: 指鸡骂狗 见“ 指猪骂狗 ”。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含沙射影 据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影就喷沙子,被喷者害病,甚至死亡。后用来比喻耍阴谋,暗中攻击,
成语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现实不满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英语翻译: use the past to disparage the present
读音注意: 讽,不能读作“fēnɡ”。
写法注意: 讽,不能写作“风”。
借古讽今的成语解释
中文发音: jiè gǔ fěng jīn。
成语解释: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成语出处: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成语造句:(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2)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现实不满。
发音技巧:讽,不能读作“fēnɡ”。
书写技巧:讽,不能写作“风”。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指鸡骂狗。
借古讽今成语接龙:
今生今世 此生此世。谓有生之年。
今愁古恨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今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今蝉蜕壳 金蝉脱壳。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
今是昔非 见“今是昨非”。
借古讽今是什么手法
借古讽今是表现手法,借古讽今是诗歌中的辩证的表现手法,它借评论古代的人以及事来评论现实,是指对现状进行委婉地劝谏。古诗《江南春绝句》、《赤壁》、《泊秦淮》、《洛阳明园记》等中都包含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