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干城”的读音?
◎ 干城 gānchéng
[soldiers defending country] 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周南·兔罝》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 吴之略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国之干城是什么意思
国之干城的意思是: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用法分析】:国之干城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来源】:《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成语造句】:
1、这样,我此番南去绍兴,正要投效一位国之干城,你把这毁金三策整理一番,到时我找机会给你引荐,看辛翁如何评点。
2、诸位请起,大家都是封疆大吏,国之干城。
3、夏侯将军国之干城,愿丞相为国家惜之!
4、王者,无天乃土,无地乃干,无民乃工,有天子乃得已其之封土,存地邑方为国之干城,安民众才不枉劳其工。
5、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志未死,你看它,姑苏城头,子胥恨难平,休道是,国之干城,到头来,一缕英魂秋风冷,江海掩悲声……
6、熊廷弼国之干城,因其出身楚党而非东林一脉,立下盖世之功未获封赏,反在东林的筹谋下身死功灭!
7、大司马得胜归来,真不愧是我大贲国之干城!
干城是什么意思
释义:指盾牌和城墙;又比喻捍卫者。
拼音:gān chéng
出处:《诗经·周南·兔罝》
涵义:本义指盾牌和城墙。
【例句】
《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韩非子·八说》:“干城距冲,不若堙穴伏櫜。”
(明)刘基《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引申比喻捍卫或捍卫者。
【例句】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知太宰以巍巍功德,外为吴之干城,内作干之心膂。”
(唐)独孤及《为独孤中丞天长节进镜表》:“位至剖竹,任兼干城。”
(明)陈廷曾《挽前指挥卓焕妻殉节钱宜人》诗:“男儿有志死干城,妇人守节投江浒。”
章炳麟《论学会大有益于黄人亟宜保护》:“凡所以取其长技,以为我爪牙干城之用者,将以卫吾一统之教也。”
孙中山《大亚细亚主义》:“究竟是做西方霸道的鹰犬,或是做东方王道的干城,就在你们日本国民去详审慎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