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日本轰炸珍珠港(日本轰炸珍珠港是哪年)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什么时候(具体时间日期)

1941年12月7日。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

该舰队的飞机轰炸了欧胡岛上所有的美军机场和许多在珍珠港内停泊的舰艇,包括那里的战列舰。地面上几乎所有战机被摧毁,只有少数得以起飞和还击。

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或损坏。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丧亡。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扩展资料:

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荷兰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钢和石油。日本的石油产量很小,因此禁运对日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日本决定占据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其中,袭击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是实现这一战略目的一个重要步骤。

策划者山本五十六认为,如果袭击成功,可以给日本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绝明渣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

然而,日本海军内部却有一股势力在强烈反对这一行动。山本威胁称,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于是,1941年夏,在一次由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

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这次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就战略目的而言,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不过,日军这番偷袭虽然很成功,但并没有完全达成目的,美军太平洋舰队虽然被破坏,但航空母舰还完完整整被保存着。更重要的是,本来对参战与否意见分歧的美国人民,在12月7日之后动员起来,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行列。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华民并悄国政府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于12月9日对日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更加扩大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改变二战进程的偷袭事件日本为何偷袭珍珠港?

参考槐铅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

珍珠港是谁轰炸的

珍珠港是日本海军轰炸的。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二战时期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孝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

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闷拿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

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攻击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日本偷袭珍珠港历史意义

这场战役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由于日本未能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它只有一个小的军事作用。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此后盟军的胜利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但世界海军强国对这一点一直到後来珊瑚岛战役和中途岛战役後才明白过来。

珍珠港事件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941年蚂慎搭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造成十几艘军舰被击沉击伤,数百架飞机被击毁,数千人伤亡,日本取得巨大胜利。但是这次事件把美国成功拖入二战,最终造成法西斯同盟的失败。

日本是如何偷袭珍珠港的?

日本 *** 策划答逗亏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清神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1940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军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日军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有战争必用的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斗装备就无法行驶,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

1941年12月7日,日军成功实施了珍珠港突袭。

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突袭,让日军在二战中更显得锐气十足。

也就是这场突袭,美国大兵奉陪日军玩到底,从太平洋上成功的踢开了法西斯日本的大门。

日本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

偷袭珍珠港

不满,为了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美国冻结了对日本的经济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本的飞机无法升天,舰艇无法在海中行驶,日本就无法继续对外扩张。

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要么自组旗帜,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荷三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日本 *** 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指橡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洲。从1941年1月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日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协商。到12月7日为止,日本驻华盛顿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很广泛的讨论,包括美国对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反应。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 *** 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将似乎同意这个观点。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说:“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这句话山本本人可能从未说过,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确如此感觉)。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在1940年的一次春季演习中,当山本看到航空兵在训练中取得理想成绩时,对他的参谋长说:“训练很成功,我想进攻夏威夷是可能的。”从这时候起,山本就着手设想珍珠港之战了。他以东乡平八郎的一举成功的战略思想为基础,认为要与实力雄厚的美、英开战而操胜券,必须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开战之初就使对方崩溃。偷袭珍珠港的大胆设想的出笼,正是山本战略思想的必然产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不啻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偷袭珍珠港也被称之为“珍珠港事件”,指由二战时期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策划人名为山本五十六,是日本的海军大将,曾撰写过《航空制胜论》,不过对于偷袭珍珠港一事,山本五十六的心情却十分复杂。

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海军就已经将美国当作了假想敌,当时九一八事变刚刚结束,日本陆军认为应该将苏联当作假想敌,在满蒙地区集结重兵防备苏联,而日本海军则认为应该南下太平洋,以美国为假想敌,全面控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由于日本陆军和海军吵得不可开交销李,经过日本内阁的调解,最终日本决定将苏联和美国共同列为假想敌,在两个方向均进行积极备战。

因为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的岛国,日渐扩大的战争规模令日本对各类战略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日本这些战略物资的主要进口国便是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美国开始逐渐收紧对日本的资源出口,日本为了战略资源特别是石油的获取而悍然入侵东南亚地区。

当时的东南亚属于欧美列强的势力范围,日本侵入东南亚令日美之间彻底反目,美国开始全面禁止对日本出纳滚口战略物资,直接扼住了日军的咽喉。

东条英机内阁上台之后,日本变得更加的疯狂,为了解除美国的威胁,因此提亏茄迟出了轰炸珍珠港的计划,虽然这一计划刚刚问世便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被彻底切断石油供应的日本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

因此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一场早有准备却被突发因素影响而制定的战略计划。

相关阅读

  • 逆变器作用(新能源车逆变器作用)
  • 描写黄昏的优美段落摘抄
  • 惰性电子对效应(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 浙江龙游县,浙江龙游县旅游景点大全
  • 什么是什么比喻句(什么是什么比喻句二年级下册)
  • 关于自由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 1g等于多少兆(1g等于多少兆流量)
  • 有关夏至的优美句子简短
  • 吉姆英文(吉姆英文单词)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