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拗句和补救什么意思?
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拗句有小拗和大拗之分,出现拗句就要“救”,救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读音问题 niù jù(音六句),此为错误。ào jù(音奥句)。
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救孤平、对句相救和特例救几种。
古诗的拗句规律有哪些?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恐惊天上人”,“恐”字拗,“天”字救拗。拗救还有一平救五仄法。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孤平拗救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
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拗句有小拗和大拗之分,出现拗句就要“救”,救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不合规定谓之“失粘”。
如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就是锦鲤翻波,“平平仄平仄”,但是对句依旧是“仄仄仄平平”,“日暮客愁新”。这种拗救因为太常用,所以被认为是合理变格,很少有人去追究背后的真正原因。
诗词中的拗句是什么意思
1、首先拗句必须是律句,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
2、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拗句有小拗和大拗之分,出现拗句就要“救”,救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读音问题 niù jù(音六句),此为错误。ào jù(音奥句)。
3、拗救只在格律诗中存在。凡不谐律都称为“拗”,不合律的句子就成“拗句”。所谓“拗救”,“救”就是在已经有“拗”的事实下,通过调整后面诗句的平仄,对前面的“拗”所作的一种补偿。
4、什么是拗救?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拗救的方法,分为三种。
为什么拗句在五言是第三字,七言第五字?
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六字外,着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
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
如此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一拗三救。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仄平平仄平,第五字救第三字,三拗五救。这就是孤平句内自救。
拗字面理解也就是不顺,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古风式的律诗。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道那样的程度,自然也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六字外,著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0]。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拗句是什么意思
1、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
2、首先拗句必须是律句,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
3、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拗句有小拗和大拗之分,出现拗句就要“救”,救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读音问题 niù jù(音六句),此为错误。ào jù(音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