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仫佬族的读音仫佬族的读音是什么
仫佬族的读音:mù lǎo zú。仫佬族玩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姆佬”。居民有九万人,主要聚居在广西 。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通汉语和壮语。
读音:[mù lǎo zú]释义:仫佬族,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人口: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
仫佬族读音:m lǎo z。仫佬族属于汉藏语系壮语、侗语的东水语支,民族语言为仫佬语。没有国家语言,常用的是汉字。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
仫佬族词语解释【拼音】:mù lǎo z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姆佬”。居民有九万人,主要聚居在广西。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通汉语和壮语。
读音: mù lǎo 解释:仫佬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和壮语。造句:1) 目的:研究广西仫佬族指纹特征,补充该民族肤纹学正常值数据库。
佤,仫,珞,僳,仡,祜,斡,羌,侗,傣,畲,颇,彝分别读什么
汉壮满瑶两土佤,藏蒙苗彝黎畲拉。白毛乌水回东门,仡傈傣保俄双塔。普京怒撒高崩景,朝羌锡维珞纳达。基独侗赫裕重鄂,柯布仫布阿哈哈。
1 傣 族 云南省。1 黎 族 海南省。1 僳 僳 族 云南省,四川省。 佤 族 云南省。2 畲 族 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2 高 山 族 台湾省,福建省。2 拉 祜 族 云南省。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
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临近西藏的地区。门巴族: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在林芝、察隅等县亦有分布。珞巴族: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傣 族 云南省。黎 族 广东省。傈 僳 族 云南省。佤 族 云南省。畲 族 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高 山 族 台湾省。拉 祜 族 云南省。水 族 贵州省。东 乡 族 甘肃省。纳 西 族 云南省。
56个民族顺口溜:以1个字为名的民族,共19个。“汉京水满黎苗壮,白瑶怒回土侗藏,彝畲傣佤羌(ang音作为韵脚)”。以2个字为名的民族,共27个。
仫字粤语怎样读?
“馁”字的粤语注音neoy5,读“女”字音。
“柘、讴、晟、彝、穰、薮、羿”等字的粤语注音(粤拼)和读音如下:柘——ze3,读“借”字音。读音链接以下网页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search.php?q=%CFC讴——au1;ngau1,读“瓯”字音。
一( yat1),括号内是粤语配音。一发鸭(ya,第一声) 音。二(yi6 )。二发以(yi,第三声) 音。三(saam1)。三发撒(sa,轻抚音) 音。四(sei3)。四发sei(第一声) 音。
“么”字加二笔,是什么字?
“么”加二笔是仫 读音:[mù]部首:亻 释义:〔仫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6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和壮语。建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么”加一笔“乀”是公 公的读音:gōng 汉字释义: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
“么”字加捺就是“公”,加横折钩就是“勾”,加竖就是“仏”,加横就是“厷”,加横折弯钩就是“厹(qiú)”。
“么”字的笔画也比较简单,只有两画。第一画是横折钩,表示“丿”这个部分;第二画则是一个弯曲的点,表示“乚”这个部分。 “么”字是常用的汉字之一,常用于表示小的意思,例如“一点儿”、“一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