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胡宗宪?
1、其次,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好色,这是不争的事实。胡宗宪通过在浙江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浙江盐银等手段,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有“总督银山”之称。其中,有一些花费是用在招抚倭寇上。
2、胡宗宪在政治上极有才干,属于能臣干吏。他组织民众灭过蝗灾,招降过强盗并编成了能征善战的军队,平定过起义。尤其是他在抗倭战争中,突出表现了他的文韬武略。
3、不过由于胡宗宪依附权臣严嵩、赵文华,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都是以贬居多。 抗倭有功 胡宗宪是安徽绩溪人,他们胡家后来还出了个大人物。胡宗宪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4、历史上的胡宗宪结局其实也是一样,严嵩倒了以后,胡宗宪最后被迫自杀了。关于胡宗宪的评价,历来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些人认为他是勾结严嵩、贪污腐败,贻误国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在剿灭倭寇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5、胡宗宪也有其缺点,他善于结交权贵,生活挥霍无度,对于达官贵人屈原复视,所以他的人品遭到了大家争议。
6、胡宗宪是明朝嘉靖年间最重要的抗倭将领,由于厚结赵文华、严嵩等人,遭人垢贬,而得不到大多 数人公正的评价。
大明王朝1566影射毛,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的历史原型是谁
1、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
2、人物简介:胡宗宪(1512—1565年),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今属浙江省)知县,后来提升为御史巡按宣府、大同。嘉靖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
3、为什么胡宗宪会被美化呢?一方面是因为《大明王朝1566》拍摄时间是2006年,而胡宗宪是安徽绩溪人。他们家族出了一个能光宗耀祖的后人。另一方面则是胡宗宪在历史上的确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劳,这一点是无可争议。
胡宗宪祖籍?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钦,一字汝贞,号梅林,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人。明代名臣。[1]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进士。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