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飞毛腿”导弹是什么?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地对地导弹,弹长16米,弹径0.88米,射程300~350千米,命中精度30米。后来,伊拉克人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在“6毛腿”导弹的基础上先后造出了“侯赛因”型和“阿巴斯”型导弹。
飞毛腿地对地战役战术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以德国V2火箭为原型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导弹。前苏联叫作Р-17型战役战术导弹,系统代号8К14,北约绰号为“飞毛腿”,美国命名为SS-1型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苏联50年代研制的一种近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是德国V—2导弹的仿制品,有A、B两种类型,可装配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采用车载机动发射。A型于1957年服役,B型是A型的改进型,1965年服役。
“飞毛腿”短程地对地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以德国V2火箭为蓝本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导弹。苏联叫做P-17型战役战术导弹,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飞毛腿”,美国则称其为SS-1型导弹。
飞毛腿导弹(包括派生物)是少数在实战中被使用的弹道导弹之一,发射总数仅次于V2火箭(地堡-U是唯一其他“盛怒之下”发射的弹道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哪个国家的?
飞毛腿导弹是伊拉克的。都是上世纪末的。还有:中国的东风系列,朝鲜的大浦洞,印度的烈火,美国的爱国者,战斧。
原产苏联,在苏联叫作P-17型战役战术导弹,飞毛腿是北约国家给它起的名字,美国人则叫它SS一1型导弹。它首次出现在1957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导弹直径840毫米,长约4米,发射车用斯大林Ⅱ型坦克改装而成。
偶然地,在美国,飞毛腿被泛指为任何国家的不是从西方原型发展出来 的弹道导弹。
“飞毛腿”是原苏联50年代后期研制的一种战术地地导弹,代号SS-1C。60年代作了改进,有A型和B型,射程50-300千米,弹重6300千克,战斗部常规装药是重约1000千克,发射方式为车载地面发射,具有野战机动能力。
什么是“飞毛腿”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地对地导弹,弹长16米,弹径0.88米,射程300~350千米,命中精度30米。后来,伊拉克人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在“6毛腿”导弹的基础上先后造出了“侯赛因”型和“阿巴斯”型导弹。
飞毛腿导弹(Scud)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接受了的词汇,指苏联在冷战时期开发并被广泛出口的一系列的战术弹道导弹 。这个名称是从北约代号为SS-1飞毛腿得来的,是西方的情报局将飞毛腿这个词与一种导弹联系起来的。
“飞毛腿”导弹是苏联50年代研制的一种近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是德国V—2导弹的仿制品,有A、B两种类型,可装配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采用车载机动发射。A型于1957年服役,B型是A型的改进型,1965年服役。
飞毛腿地对地战役战术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以德国V2火箭为原型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导弹。前苏联叫作Р-17型战役战术导弹,系统代号8К14,北约绰号为“飞毛腿”,美国命名为SS-1型导弹。
飞毛腿导弹(包括派生物)是少数在实战中被使用的弹道导弹之一,发射总数仅次于V2火箭(地堡-U是唯一其他“盛怒之下”发射的弹道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什么导弹,飞毛腿导弹的射程和威力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制造的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它采用头体分离,车载越野机动发射方式,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导弹系统。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地对地导弹,弹长16米,弹径0.88米,射程300~350千米,命中精度30米。后来,伊拉克人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在“6毛腿”导弹的基础上先后造出了“侯赛因”型和“阿巴斯”型导弹。
“飞毛腿”B是苏联1965年装备部队的陆基机动弹道导弹,属第二代地地战术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苏联50年代研制的一种近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是德国V—2导弹的仿制品,有A、B两种类型,可装配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采用车载机动发射。A型于1957年服役,B型是A型的改进型,1965年服役。
“飞毛腿”短程地对地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以德国V2火箭为蓝本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导弹。苏联叫做P-17型战役战术导弹,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飞毛腿”,美国则称其为SS-1型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哪国家产的
1、飞毛腿导弹是伊拉克的。都是上世纪末的。还有:中国的东风系列,朝鲜的大浦洞,印度的烈火,美国的爱国者,战斧。
2、“飞毛腿”导弹是苏联50年代研制的一种近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是德国V—2导弹的仿制品,有A、B两种类型,可装配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采用车载机动发射。A型于1957年服役,B型是A型的改进型,1965年服役。
3、原产苏联,在苏联叫作P-17型战役战术导弹,飞毛腿是北约国家给它起的名字,美国人则叫它SS一1型导弹。它首次出现在1957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导弹直径840毫米,长约4米,发射车用斯大林Ⅱ型坦克改装而成。
现代弹道导弹鼻祖,可携带核弹头
1、“杰里科-2”既可携带烈性炸药爆破弹,也可携带核弹头,弹头重量可达1吨。可装载成运载火箭,无论从发展历史上看,还是从系统构成、飞行原理上看,运载火箭与地地战略弹道导弹都可称得上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子”。
2、简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三种部署方式,即车载,发射井和在研的铁路机动型,射程8000公里(早期数据),可携带核弹头,具有分导能力,是目前我国已公开的陆基弹道导弹中最先进的一种。
3、从“奥卡河”到“伊斯坎德尔”1980年,苏联军队装备了9K714“奥卡河”(SS-23“蜘蛛”)机动式短程弹道导弹,它是一种单级固体推进剂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射程可达450公里,打击精度为30米(圆误差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