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的介绍
1、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
2、毛南族介绍: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
3、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一般认为毛南族是由秦汉以前的“骆越人”,隋唐时期的“僚人”发展而来。民族语言为毛南语和佯僙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
4、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县是毛南族的世居发祥地,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国近10万毛南族人口有6万多人居住在环江县。
5、毛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经济活动。以下是对毛南族经济活动的简要介绍: 农业:毛南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介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偏南为丘陵,略呈高海拔为1693米,最低海拔为149米。
环江是毛南族的世居发祥地。2020年,全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148个行政村(社区)、3080个自然屯和移民场(点)、总人口391万。环江有六大特点:一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环江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及同属河池市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南接宜州区、金城江区,西隔龙江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
毛南族的风俗、饮食、节日有哪些?
1、毛南“南瓜节” 毛南族的南瓜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各家把收获到家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王。不仅要看外观,而且要透过表面看到瓜籽。
2、毛南族的传统节日是分龙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有“放鸟飞”的风俗。“分龙节”是广西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在农历五月间进行。
3、毛南族放鸟飞 放鸟飞是在每年元宵节,是毛南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吹熄神灯,请下“百鸟”,扫净厅堂、神龛,全家就餐,以“鸟”当饭,食蔗解腻,名为“放鸟飞”,宣告春节结束,春耕开始。
毛南族还原活动的总称
广西毛南族还原等活动的总称是肥套。资料拓展:“肥”(毛南语)即“还愿”之意,指源于古代毛南先民的一种祭祀仪式。“肥套”专用于毛南人生育子嗣后而举行的敬神还愿活动。
毛南族还原等活动的总称是毛南族还原传统民俗活动。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县是毛南族的世居发祥地,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国近10万毛南族人口有6万多人居住在环江县。
毛南族还原的总称是:肥套。毛南族肥套介绍:主要活动:肥套是毛南族还原等活动的总称,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有一整套的唱本、服装和道具。
毛南族还原的总称
1、广西毛南族还原等活动的总称是肥套。资料拓展:“肥”(毛南语)即“还愿”之意,指源于古代毛南先民的一种祭祀仪式。“肥套”专用于毛南人生育子嗣后而举行的敬神还愿活动。
2、毛南族还原等活动的总称是毛南族还原传统民俗活动。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县是毛南族的世居发祥地,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国近10万毛南族人口有6万多人居住在环江县。
3、毛南族还愿活动的总称叫肥套。肥套的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毛南族拼音
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毛南文字拼音方案。现流传于部分毛南族知识分子中。文字详情见“毛南网”。
歌曲多次采用了毛南族山歌中的衬词“柳伦咧”,具有浓郁的特色。2关于乡村爱情歌曲我要提出注意的一点是,乡村爱情歌曲谈及爱情主题的方式不同于流行音乐。
景颇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南越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汉族、壮族、瑶族、畲族等,而西瓯、骆越演化为今天广西、海南、西南地区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
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布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