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1.5万亿元!央行行长透露重要数字

wangsihai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月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表示,启动绿交所推动绿色转型,虽然工作很复杂,但意义重大。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万亿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市场。

  碳减排支持工具

  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

  “转向绿色低碳的内涵非常丰富,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减少碳排放。”易纲表示。

  对于在此过程中绿色交易所能发挥的作用,易纲认为,一是排碳具有外部性。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为排出的碳付出应有成本,所以对社会有负的外部性,未来绿交所就是要逐步把负外部性内部化,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谁排碳谁承担成本。同时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让社会知道是谁排的碳,从而让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这是绿色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稳步降低绿色溢价。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相关技术发展非常快,成本降得很快,但是总的来说目前绿色能源的成本还是比传统能源要高一点,高出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绿色金融、绿色技术等就要逐步把绿色溢价给降下来,使企业、家庭愿意选择用绿色能源,从成本方面让大家觉得物美价廉,愿意自觉地使用。所以,启动绿交所推动绿色转型,虽然工作很复杂,但意义重大。

  易纲介绍,2021年,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比如,人民银行按照1.75%的利率给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期限合理,利率也有优惠。但接受央行低成本资金的金融机构,要承诺对外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余额、利率及相应碳减排效应等信息,并接受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核查和社会监督。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转变经济主体行为、推动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

  易纲透露,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支持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5100多亿元,2022年带动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我国碳市场前景广阔

  在国际合作方面,易纲表示,人民银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席主席,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并在去年11月的G20领导人巴厘岛峰会上通过,成为各国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低碳转型的指引;还与欧盟委员会有关部门共同发布绿色目录。

  “世界各地对绿色内涵的理解并不统一,需要协商,逐步提升绿色目录趋同性。两年多来,我们和欧盟委员会一直在推进绿色目录趋同工作。去年,我们发布最新一版的绿色目录与欧洲的趋同率达到80%。”他说。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一直支持北京市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北京市绿色金融、绿色转型多项指标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超1900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市场。”易纲强调,我国碳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具有很大潜力。人民银行将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创新更多碳金融产品,更好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推动降低绿色溢价,在引领带动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阅读

  • 2007年以来最大利差!港元成为利差交易热门融资货币
  • 两会之后,各地政府“抢滩”元宇宙
  • 卓锦股份、金力泰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投资者索赔将启动
  • 3611(3611272开头的身份证是哪里的)
  • 中国中免跌逾2%:2022年净利50亿元 同比下降47.95%
  • 中国农业“独角兽”展望,为何这几家企业值得关注?
  • 中航电测连续三个20CM,这只中证1000指增为何跻身前十大流通股东?
  • 深圳: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 国家发改委:供应量增加消费处于传统淡季,预计猪价或小幅下跌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