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中国水稻之父(中国水稻之父是哪里人)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水稻之父是谁?

中国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我国的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的育种专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由于袁隆平对中国杂交水稻的巨大贡献,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等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稻的选育成功,是我国一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粮食增产立下了功劳。因此袁隆平被认为是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由此可见其对中国有伟大的贡献。

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大岁数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叫什么名字?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叫袁隆平。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

获得荣誉

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2012年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是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为了这个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经过 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 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扩展资料: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写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目前已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因“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一带一路”倡议,为帮扶沿线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提供强大助力。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了超过700万公顷的杂交水稻。“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我知道民族的屈辱和苦难。

当我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时,‘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各种名目的科学大奖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袁隆平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隆平

中国水稻之父是谁?

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谁?

袁隆平(1930~),江西省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偶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10余穗,每穗有160~170粒。第二年,他适时将这独特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分离变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面对这一结果,袁隆平马上想到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顿悟到: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当时,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并且全世界都流传着“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么杂交就没有优势”的观点。但袁隆平并没有因这些固有的说法而退缩,他坚信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从此,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漫长的探索过程。夏季骄阳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扬花季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手拿放大镜,像猎手搜寻猎物一样,在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无所收获,两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隆平才发现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九个月时间里,他前后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研究,向世界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号角。

1975年,由袁隆平任技术总顾问的杂交水稻试验田第一次获得成功,为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种子。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3600亿公斤,并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三系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袁隆平没有沉醉,依然探索不止。美国学者巴来伯格赞扬道:“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打败了饥饿的威胁;是他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生活。”

相关阅读

  • 升学贺词大全集
  • 毕业祝福语大全简短
  • 航空燃料,航空燃料是什么
  • 休学疾病证明书样本
  • 初中毕业祝福赠言
  • 大班毕业祝福语送给孩子的
  • 出国休学申请书怎么写
  • 上海世博会展览馆(上海世博会展览馆观后感)
  • 休学申请书正式格式范文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