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秘鲁马丘比丘的未解之谜都有哪些?
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距古代的印加帝国的都城库斯科大概120公里左右,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马丘比丘的实际面积上很小,甚至都称不上一个城市,这里有200座建筑,包括神庙、房屋、仓库和一些公共设施,由切割整齐的石头砌成。而这些切割整齐的石头建筑正是马丘比丘留给世界的未解之谜。
一方面,是马丘比丘建筑采用的石块都是最光滑和平整的巨石,巨石之间没有任何黏合物,却严丝合缝到连一张薄纸都无法插进。这种工艺的秘诀无人知晓,也没有相关的记录流传下来,人们对此虽然做过许多推测,但是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甚至曾经有人提出,印加人大概发明出了一种可以让石头变软的化学药剂,让石头才能彼此之间契合的如此紧密。
另一方面,就是运输问题。对于古代建造大型建筑,现代人一直都有多方的揣测,比如说马丘比丘这里,成千上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来自于山下600米的采石场。但是如何运输到这里就是个未解之谜了,要知道,哪怕在可以动用滑轮、电缆、飞行器等大型运输工具的今天,要把海量的巨石运上悬崖也极为困难,没有人知道印加人是如何做到的。
从现在马丘比丘的遗址规模来看,当时大约有1000人居住在这里。下城区是农民的住房,石头房的石墙保存完好,只有茅草屋顶早已消失,所有建筑都没有窗户,各户家庭都只有一间房。上城区则是为贵族设计的宫殿和庙宇,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加王宫和大塔楼。这两处建筑的石墙非常精美,堪与印加首都库斯科的太阳神庙和贞女庙相媲美。
马丘比丘简介?
马丘比丘(古神庙)
马丘比丘古庙位于一座非常美丽的高山上,海拔两千四百三十米,为热带丛林所包围.该庙可能是印加帝国全盛时期最辉煌的城市建筑,那巨大的城墙,台楷,扶手都好像是在悬崖绝壁自然形成的一样.古庙矗立在安第斯山脉东边的斜坡上,环绕着亚马逊河上游的盆地,那里的物产丰富.
出现于15世纪的马丘比丘原为一个崇拜太阳并有着神秘的宗教仪式民族的居住地,在那里,女人大大多于男人.马丘比丘--意为"古老的山巅",位于乌鲁班巴河上方457米的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上,它像个巨人,栖息在两座山峦间的马鞍形的山脊上,那里曾是个宗教活动之地,又因世人无法得知其原始的名字,故借其附近一座山脉之称而得此名.
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海拉姆·宾汉于1911年发现了这一遥远的,占地2公顷的古迹时,他确信自己已成功地找到了维卡班巴--盛传的印加人最后的避难所.自从西班牙征服者从其首都库斯科赶走了他们的印加帝王之后,他们在这里幸存了36年.宾汉当时被他们眼前见到的一切惊呆了,他立即把自己的最初感觉记录下来,他写道:"我这才开始认识到,这里的城墙和它周围合成半圆形的庙宇,是世界上最最美的石方工程.它们简直令我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这些工程很壮观,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宾汉当时确认的关于这里的考证,如今被认为是错的.马丘比丘的真实名称以及关于该地其他种种说法,如今看来,纯属推测而已.
这里与其说是个城市,不如说是个宗教活动的了聚集地.它建成的年代尚是个未知数,不过很可能是建于15世纪末,印加帝国向外扩张势力的鼎盛时期.有人估计说这里至少居住1500人.从挖掘出的头骨,能推断其女性人数与男性人数的比例为10:1,这一点支持了下述的推测:这里曾是个宗教祭奠活动的场所,这里的人们崇拜太阳,因为女人被视为太阳的贞女.
对于马丘比丘的人们崇敬太阳的推测,还出自另一个迹象,就是"拴住太阳的地方"的一座建筑.这是个奇妙的石头结构,似乎是个复杂的天文装置,当其他东西都残迹全无时,唯独它却能幸存至今.据猜这是用来计算一些重要的日期的,如夏至,冬至等.它的名字好像与一种庆典有关,因为据称在冬至那一天太阳被拴在这里.而且,在太阳塔上,似曾有过对太阳系的观察与研究.那个塔是个马蹄形的建筑,朝东的一扇窗子很特殊,它在冬至那一天,可以抓住太阳的光线.再者,在三窗寺,那三扇排成一直线的窗户,以及屋子中央那一块笔直的长方形的石块,这些显然都有着特殊意义的,每当夏至或冬至日,印加人便在此举行太阳节的庆典活动.
马丘比丘处处是花园、通道、宏伟的建筑与宫殿.这里有痕迹显示出沟渠、水池、浴池、以及玉米、土豆和其他蔬菜.高低不一的花园和道路用石阶相连.这些古迹,从西班牙入侵时期就是一个谜,一直被莫名其妙地忽略了.有的说是因为印加部落间的内战玷污了这里的美丽的圣洁.
海拉姆·宾汉评论说马丘比丘的砖石建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观.当地人把巨大的花山岗岩石块砌在一起,却又不使用砂浆,这简直是个奇迹.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块,意被如此巧妙而又精确地相互拼合起来,成为一体,所筑成的石墙,使人难以觉察到石块间的接缝,看上去,它好像本身只是一大块石头,这远古时期如此超凡的技巧,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宾汉来到这里时,这座被遗弃了数百年之久,又被森林蚕食了的古城,已是满目疮痍,唯独其石砖建筑结构遭到毁坏程度之少的,确令人意外.
有人断言印加人不可能在没有铁制工具,没有马犬畜,没有车轮知识的年代里,建造出如此绝妙的砖石建筑.他们确是极具智慧的民族,即使如此,若没有用来进行切割与运输整块巨石的实用工具,决不可能建造出马丘比丘来.鉴于这一点,便开始传出了外星人光临,上天之灵的创造等等妙说.另一个更简洁的说法则把这一切归功于印加帝国的祖先的成果.虽然人们迄今无法断定,马丘比丘是如何建造而成的,但是它的存在,总使人们饶有兴味地想探知更多一些,关于创造了这一伟迹的那些神秘而又充满了智慧的先祖的一切.
马丘比丘古城在什么地方?
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
这座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十大怀古圣地名单。
马丘比丘是个石头城,古城街道狭窄,整齐有序,宫殿、寺院、作坊、堡垒等各具特色。无论农业区、城市区还是太阳庙,每个建筑都由巨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都打磨得非常光滑。
石块与石块之间没任何黏合剂,却一点儿缝隙也没有,甚至连薄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些石头中,有的重量不下200吨,其中一块石头有33个角,每个角都跟毗邻的石头上的角紧密结合。
马丘比丘天文台大约建于15世纪60年代,在16世纪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马丘比丘成为了一座废城。其标志性建筑之一就是“史前石塔”,又称拴日石,这是一个带有曲线石墙的特殊造型建筑物。这座古城天文台之所以选择建造在这里,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特点。
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
印加人认为不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从周围寻找分散的石块建造城市。一些石头建筑连灰泥都没有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修成的墙上石块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
城中最著名的“拴日石”是一块精心雕刻过的怪异巨石,据说是印加人在每年冬至的太阳节时为祈祷太阳重新回来,会象征性地把太阳拴在巨石上。印加人崇拜太阳,太阳神是他们最重要的神灵,印加王都自称为“太阳之子”。不过这些太阳的子民为何遗弃了他们的拴日石却不得而知。
马丘比丘是一座极其繁盛的城市。兴起于12世纪,印加帝国统治者帕查库特克·印加·尤潘基大约在1450年整体建造了该城。它虽然地形险峻,却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城内规划井然,宗教、军事、居民各占一隅,城中处处透出星辰历法的玄机,窗户都指向夏至和冬至的日出方向,这是在科技落后时代的建筑奇迹。
16世纪时,西班牙趁印加帝国内乱之机,侵略了这个统治南美约百个民族的国家,但马丘比丘却因天然的遮蔽而躲过了一次次冲击。但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秘鲁最终还是占领了马丘比丘城。不过后来,这里被西班牙人遗弃,而彻底荒废了3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