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满族舞蹈,满族舞蹈介绍

wangsihai

满族的秧歌中都有什么人物

1、秧歌队里有龙旗手、打鼓手、领队、排头兵、花炮手。龙旗手:舞者手持一面龙旗,负责带领整个队伍前进。打鼓手:舞者手持一对大鼓,节奏明快地敲打鼓面,为队伍提供节拍。

2、满族秧歌的主要人物及其装扮和道具 鞑子官,俗称里鞑子、 大老爷。舞队领队,一般舞队中有两个鞑子官。他们头戴缨帽,身穿箭衣、彩裤,外披黄马褂、红战裙,扎腰箍,穿黑色快靴。手挥蝇帚,斜挎腰刀。

3、秧歌队里的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曲调。

4、老达子即为带头者。无论哪种秧歌表演,带队领头的都会身穿旧式官服,被叫做老达子。在吉林城,阵容大、行头好的秧歌队,还会设有“傻柱子”和“笊篱把子”两个插科打诨的角色,他们会在队伍中穿插,以活跃气氛。

满族秧歌的艺术特点

1、满族秧歌独具特色,除了也用喇叭锣鼓来伴奏外,他们又有鞑子秧歌,莾式秧歌,鹰步秧歌和鱼灯秧歌,从而表现自己从前的游猎生活。

2、东北秧歌在表演上和扭法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媚、逗、浪、良、俏五个字。东北秧歌以“稳中浪、浪中民、良中俏”为主题风格,它主要表现在女性和男性两方面的特点。

3、据专家考证,满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装扮,不仅仅是满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艺术体现。

4、满族人民能歌善舞,隆兴舞和九折十八式是满族族的传统舞蹈。舞蹈的特点,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变而来。如隆兴舞,要选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

5、大秧歌的突出特点是扭。扭得浪,扭得狂,扭臀扭腰扭腕,抖手踢腿,蹦蹿跳跃,地道地手舞足蹈,放肆地狂扭,热闹、火爆。

东北文化·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满族的筵宴乐舞和祭祀乐舞

1、东北文化·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满族的筵宴乐舞和祭祀乐舞 满族和他们的先世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北方严酷的生活环境、殊死的狩猎生活造就了他们粗犷乐观、勇敢剽悍的民族性格。

2、高句丽的宫廷乐舞是在民间音乐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中原宫廷音乐歌舞的内容和形式发展起来的。高句丽的乐舞形象在高句丽的墓室壁画中得到真实和生动的再现,有独舞、双人舞、群舞,在舞伎的身旁有伴唱的歌伎。

3、东北文化·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自辟蹊径的指头画家高其佩 在东北的绘画艺术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三位画家是辽东丹王耶律倍、金代的王庭筠和清代的高其佩。

4、祭祀时也叩头。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

5、海东青的满族图腾 “海东青”是古肃慎最高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等含义,这里的神指的是肃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 。

相关阅读

  • 再见前任3观后感
  • 旺月(旺月与犯月)
  • 梗咽(梗咽感是什么症状)
  •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几个)
  • 妮的读音(妮的读音是什么)
  • 夜半哭声文案
  • 览物之情(览物之情的览的意思)
  • 穿越唐朝小说,穿越唐朝小说免费阅读大全
  • 礼字组词(礼字组词二年级)
  • 标签: #